1、交换机常用的几种模式(用户,特权,全局配置,接口)的应用场景
2、进入上述模式的命令是怎样的
1、普通用户模式
开机直接进入普通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只能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如版本号(show version) 等,权限最低,只能使用少量的查看行政的命令。如需进入特权模式一般需要密码。。
2、特权用户模式
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和调试信息等等,使用更多的查看性质的命令和做一些少量修改的路由器参数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不需要任何密码。
3、全局配置模式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入c terminal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全局参数的配置,不能使用查看性质的命令,在此模式下做大量的路由配置模式,可用在此基础上接口配置模式,线路配置模式,路由进程模式。
4、接口配置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interface-list 即可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接口参数的配置。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进入特权模式,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进行更深入的系统配置和管理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用于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
交换机的用户模式(User Mode)是交换机配置模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一些基础的测试命令,如ping和traceroute
1
2
。用户模式的命令状态行是“Switch>”,其中“Switch”是交换机的主机名,也是交换机的默认主机名
2
。
用户模式的特点和限制
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执行有限的一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用于查看显示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和执行一些最基本的测试命令。用户不能进行任何配置,也不能看到或更改交换机的设置内容
1
2
。
如何进入和退出用户模式
进入用户模式:当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会自动进入用户模式。
退出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命令(如“exit”)退出到之前的模式。
用户模式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用户模式主要用于查看交换机的系统信息和执行基本的测试命令。它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交换机状态和性能的途径,但不适用于进行复杂的配置或更改设置
交换机的接口模式主要有三种:Access、Trunk和Hybrid。
Access模式:
定义:Access模式的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等。
数据接收:当接收到一个无标记帧时,交换机会为其添加VLAN标签并接受;如果接收到一个有标记帧且VLAN-ID与端口的PVID相同,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不发送。
Trunk模式:
定义: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的VLAN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VLAN 1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且在允许列表中,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保留标签发送。
Hybrid模式:
定义:Hybrid模式结合了Access和Trunk的功能,既可以接收多个VLAN的数据,也可以配置untagged和tagged VLAN。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PVID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根据VLAN的配置(tagged或untagged),决定是否剥离标签后发送或直接发送带标签的数据帧。
这些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网络需求和设备连接方式,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网络安全。
1
交换机启动完成后按下Enter键,首先进入的就是用户模式,在些用户模式下用户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只能用来查看一些统计信息。 Switch>2.特权模式 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可简写为en)命令就可以进入特权模式,用户在该模式下可以查看并修改Cisco设备的配置。 Switch>en Switch# 3.全局配置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 terminal(可简写conf t)命令即可,用户在该模式下可修改交换机的全局配置。如修改主机名。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 4.接口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可简写int f0/1)就可以进入到接口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所做的配置都是针对f0/1这个接口所设定的。如设定IP
用户模式:这是初次进入交换机时的默认模式,权限较低,主要用于查看基础信息。进入方式是直接开机进入,没有特定的进入命令14。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通过输入enable命令进入特权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查看和修改配置信息,进行调试等操作14。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通过输入configure terminal或conf t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进行全局性的配置,如接口配置、路由设置等14。
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通过输入interface interface-list命令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配置特定接口的参数,如IP地址、速度、双工模式等14。
以上四种模式是交换机中最常用的基本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权限级别。通过这些模式,网络管理员可以有效地管理和配置交换机,以满足网络的需求。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进入特权模式,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进行更深入的系统配置和管理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用于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
交换机的用户模式(User Mode)是交换机配置模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一些基础的测试命令,如ping和traceroute
1
2
。用户模式的命令状态行是“Switch>”,其中“Switch”是交换机的主机名,也是交换机的默认主机名
2
。
用户模式的特点和限制
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执行有限的一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用于查看显示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和执行一些最基本的测试命令。用户不能进行任何配置,也不能看到或更改交换机的设置内容
1
2
。
如何进入和退出用户模式
进入用户模式:当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会自动进入用户模式。
退出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命令(如“exit”)退出到之前的模式。
用户模式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用户模式主要用于查看交换机的系统信息和执行基本的测试命令。它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交换机状态和性能的途径,但不适用于进行复杂的配置或更改设置
交换机的接口模式主要有三种:Access、Trunk和Hybrid。
Access模式:
定义:Access模式的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等。
数据接收:当接收到一个无标记帧时,交换机会为其添加VLAN标签并接受;如果接收到一个有标记帧且VLAN-ID与端口的PVID相同,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不发送。
Trunk模式:
定义: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的VLAN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VLAN 1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且在允许列表中,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保留标签发送。
Hybrid模式:
定义:Hybrid模式结合了Access和Trunk的功能,既可以接收多个VLAN的数据,也可以配置untagged和tagged VLAN。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PVID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根据VLAN的配置(tagged或untagged),决定是否剥离标签后发送或直接发送带标签的数据帧。
这些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网络需求和设备连接方式,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网络安全。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进入特权模式,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进行更深入的系统配置和管理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用于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
交换机的用户模式(User Mode)是交换机配置模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一些基础的测试命令,如ping和traceroute
1
2
。用户模式的命令状态行是“Switch>”,其中“Switch”是交换机的主机名,也是交换机的默认主机名
2
。
用户模式的特点和限制
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执行有限的一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用于查看显示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和执行一些最基本的测试命令。用户不能进行任何配置,也不能看到或更改交换机的设置内容
1
2
。
如何进入和退出用户模式
进入用户模式:当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会自动进入用户模式。
退出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命令(如“exit”)退出到之前的模式。
用户模式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用户模式主要用于查看交换机的系统信息和执行基本的测试命令。它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交换机状态和性能的途径,但不适用于进行复杂的配置或更改设置
交换机的接口模式主要有三种:Access、Trunk和Hybrid。
Access模式:
定义:Access模式的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等。
数据接收:当接收到一个无标记帧时,交换机会为其添加VLAN标签并接受;如果接收到一个有标记帧且VLAN-ID与端口的PVID相同,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不发送。
Trunk模式:
定义: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的VLAN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VLAN 1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且在允许列表中,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保留标签发送。
Hybrid模式:
定义:Hybrid模式结合了Access和Trunk的功能,既可以接收多个VLAN的数据,也可以配置untagged和tagged VLAN。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PVID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根据VLAN的配置(tagged或untagged),决定是否剥离标签后发送或直接发送带标签的数据帧。
一. 1. 用户EXEC模式:这是交换机的入门级配置模式。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时,首先进入的是用户EXEC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ping和traceroute等测试命令
2. 特权EXEC模式:在用户EXEC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可以进入特权EXEC模式。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包括更高级的配置和管理功能
3.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后,可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这个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全局设置进行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
4. 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命令后,可以进入接口配置模式。这个模式下,可以对特定的接口(端口)进行配置,如设置端口速度、启用或禁用端口等
二. 1.用户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
2.在用户模式下,通过输入“enable”命令可以进入特权模式
3.在特权模式下,通过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可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4.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通过输入特定的接口配置命令(如interface ethernet0/1)可以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用户模式
用户模式是交换机的基本模式,进入该模式时,命令行提示符为Switch>。在用户模式下,可以查看交换机的基本信息,但无法查看重要的配置信息,也不能进行任何修改
特权模式
特权模式提供了更高的权限,进入该模式需要在用户模式下使用enable命令,命令行提示符变为Switch#。在特权模式下,可以查看所有配置信息,并进行测试、保存和初始化等操作
全局配置模式
全局配置模式允许对交换机进行全局配置,进入该模式需要在特权模式下使用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命令行提示符变为Switch(config)#。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可以修改配置并使其在整个交换机上生效
接口配置模式
接口配置模式用于配置交换机的具体接口,进入该模式需要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interface命令,命令行提示符变为Switch(config-if)#。在接口配置模式下,可以对指定接口进行配置修改
2.
特权模式:执行enable命令
全局配置模式:执行configure terminal命令
接口模式:执行interface命令
用户模式: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
用户模式(User EXEC Mode)
应用场景:
查看交换机基本信息或接口状态(如端口状态、设备版本等),无法执行配置操作。
执行基础测试命令(如 ping、traceroute),帮助快速检测网络连通性
特权模式(Privileged EXEC Mode)
应用场景: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或其他子模式的入口(通过 configure terminal 命令)25。
执行高级监控和调试命令(如查看当前运行配置 show running-config 或重启设备 reload)
全局配置模式(Global Configuration Mode)
应用场景:
配置全局性参数(如修改主机名、设置管理IP地址、启用SSH/Telnet访问等)13。
定义交换机级策略(如创建VLAN、配置路由协议等)
接口配置模式(Interface Configuration Mode)
应用场景:
对特定接口(如以太网端口或VLAN接口)进行详细配置(如设置速率、双工模式、VLAN划分等)34。
启用或禁用接口功能(如关闭端口 shutdown 或调整端口安全策略)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config 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interface <接口名称> 进入接口模式
Switch(config-if)#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进入特权模式,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进行更深入的系统配置和管理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用于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
交换机的用户模式(User Mode)是交换机配置模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一些基础的测试命令,如ping和traceroute
1
2
。用户模式的命令状态行是“Switch>”,其中“Switch”是交换机的主机名,也是交换机的默认主机名
2
。
用户模式的特点和限制
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执行有限的一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用于查看显示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和执行一些最基本的测试命令。用户不能进行任何配置,也不能看到或更改交换机的设置内容
1
2
。
如何进入和退出用户模式
进入用户模式:当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会自动进入用户模式。
退出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命令(如“exit”)退出到之前的模式。
用户模式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用户模式主要用于查看交换机的系统信息和执行基本的测试命令。它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交换机状态和性能的途径,但不适用于进行复杂的配置或更改设置
交换机的接口模式主要有三种:Access、Trunk和Hybrid。
Access模式:
定义:Access模式的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等。
数据接收:当接收到一个无标记帧时,交换机会为其添加VLAN标签并接受;如果接收到一个有标记帧且VLAN-ID与端口的PVID相同,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不发送。
Trunk模式:
定义: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的VLAN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VLAN 1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且在允许列表中,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保留标签发送。
Hybrid模式:
定义:Hybrid模式结合了Access和Trunk的功能,既可以接收多个VLAN的数据,也可以配置untagged和tagged VLAN。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PVID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根据VLAN的配置(tagged或untagged),决定是否剥离标签后发送或直接发送带标签的数据帧。
这些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网络需求和设备连接方式,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网络安全。
分享
编辑
马云
马云
1
回答于 1 分钟前
您的帖子正在等待审核。它将在它获得批准后可见。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进入特权模式,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进行更深入的系统配置和管理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用于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
交换机的用户模式(User Mode)是交换机配置模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一些基础的测试命令,如ping和traceroute
1
2
。用户模式的命令状态行是“Switch>”,其中“Switch”是交换机的主机名,也是交换机的默认主机名
2
。
用户模式的特点和限制
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执行有限的一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用于查看显示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和执行一些最基本的测试命令。用户不能进行任何配置,也不能看到或更改交换机的设置内容
1
2
。
如何进入和退出用户模式
进入用户模式:当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会自动进入用户模式。
退出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命令(如“exit”)退出到之前的模式。
用户模式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用户模式主要用于查看交换机的系统信息和执行基本的测试命令。它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交换机状态和性能的途径,但不适用于进行复杂的配置或更改设置
交换机的接口模式主要有三种:Access、Trunk和Hybrid。
Access模式:
定义:Access模式的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等。
数据接收:当接收到一个无标记帧时,交换机会为其添加VLAN标签并接受;如果接收到一个有标记帧且VLAN-ID与端口的PVID相同,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不发送。
Trunk模式:
定义: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的VLAN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VLAN 1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且在允许列表中,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保留标签发送。
Hybrid模式:
定义:Hybrid模式结合了Access和Trunk的功能,既可以接收多个VLAN的数据,也可以配置untagged和tagged VLAN。
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PVID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
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根据VLAN的配置(tagged或untagged),决定是否剥离标签后发送或直接发送带标签的数据帧。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进入特权模式,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进行更深入的系统配置和管理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用于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交换机的用户模式(User Mode)是交换机配置模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一些基础的测试命令,如ping和traceroute12。用户模式的命令状态行是“Switch>”,其中“Switch”是交换机的主机名,也是交换机的默认主机名2。用户模式的特点和限制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执行有限的一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用于查看显示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和执行一些最基本的测试命令。用户不能进行任何配置,也不能看到或更改交换机的设置内容12。如何进入和退出用户模式进入用户模式:当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会自动进入用户模式。退出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命令(如“exit”)退出到之前的模式。用户模式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用户模式主要用于查看交换机的系统信息和执行基本的测试命令。它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交换机状态和性能的途径,但不适用于进行复杂的配置或更改设置交换机的接口模式主要有三种:Access、Trunk和Hybrid。Access模式:定义:Access模式的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等。数据接收:当接收到一个无标记帧时,交换机会为其添加VLAN标签并接受;如果接收到一个有标记帧且VLAN-ID与端口的PVID相同,则接受,否则丢弃。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不发送。Trunk模式:定义: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的VLAN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VLAN 1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且在允许列表中,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保留标签发送。Hybrid模式:定义:Hybrid模式结合了Access和Trunk的功能,既可以接收多个VLAN的数据,也可以配置untagged和tagged VLAN。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PVID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根据VLAN的配置(tagged或untagged),决定是否剥离标签后发送或直接发送带标签的数据帧。这些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网络需求和设备连接方式,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网络安全。
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进入特权模式,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进行更深入的系统配置和管理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进入,用于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交换机的用户模式(User Mode)是交换机配置模式中最基础的一种。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一些基础的测试命令,如ping和traceroute12。用户模式的命令状态行是“Switch>”,其中“Switch”是交换机的主机名,也是交换机的默认主机名2。用户模式的特点和限制在用户模式下,用户只能执行有限的一组命令。这些命令通常用于查看显示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和执行一些最基本的测试命令。用户不能进行任何配置,也不能看到或更改交换机的设置内容12。如何进入和退出用户模式进入用户模式:当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会自动进入用户模式。退出用户模式:在用户模式下,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命令(如“exit”)退出到之前的模式。用户模式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用户模式主要用于查看交换机的系统信息和执行基本的测试命令。它为管理员提供了一个初步了解交换机状态和性能的途径,但不适用于进行复杂的配置或更改设置交换机的接口模式主要有三种:Access、Trunk和Hybrid。Access模式:定义:Access模式的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和服务器等。数据接收:当接收到一个无标记帧时,交换机会为其添加VLAN标签并接受;如果接收到一个有标记帧且VLAN-ID与端口的PVID相同,则接受,否则丢弃。数据发送:,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不发送。Trunk模式:定义:Trunk模式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通常用于连接路由器和其他交换机。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的VLAN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VLAN 1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如果VLAN-ID与发送接口的PVID相同且在允许列表中,则剥离标签后发送;否则保留标签发送。Hybrid模式:定义:Hybrid模式结合了Access和Trunk的功能,既可以接收多个VLAN的数据,也可以配置untagged和tagged VLAN。数据接收:接收数据时,如果数据帧带有VLAN标签且在允许列表中,则接受;否则丢弃。如果没有标签,则添加PVID的标签并检查是否在允许列表中,是则接受,否则丢弃。数据发送:发送数据时,根据VLAN的配置(tagged或untagged),决定是否剥离标签后发
*. 用户模式:这是交换机启动后的默认模式,提示符为“>”。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一些非破坏性的操作,如查看系统信息、执行ping和traceroute等命令,但不能对交换机进行配置改动
特权模式:通过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可以进入特权模式,提示符为“#”。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更多的高级命令,如查看和调试IOS文件、进行系统配置等。特权模式下可以执行全局配置、接口配置等多种操作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可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对交换机的全局设置进行配置,如设置IP地址、VLAN等
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通过指定接口(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可以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对特定的网络接口进行详细配置,如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等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 configure terminal 命令
用户模式;执行ping和traceroute等命令
接口配置模式:执行interface命令
执行特权模式;enable命令
1.用户EXEC模式、特权EXEC模式、全局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
2.用户EXEC模式: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ping和traceroute等测试命令
特权EXEC模式:输入enable命令
全局配置模式: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
接口配置模式:输入interface命令
1.用户EXEC模式:这是交换机的入门级配置模式。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到交换机时,首先进入的是用户EXEC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系统信息、改变终端设置以及执行ping和traceroute等测试命令
2.特权EXEC模式:在用户EXEC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可以进入特权EXEC模式。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IOS提供的所有命令,包括更高级的配置和管理功能
3.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后,可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这个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全局设置进行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
4.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命令后,可以进入接口配置模式。这个模式下,可以对特定的接口(端口)进行配置,如设置端口速度、启用或禁用端口
用户模式:当用户通过交换机的控制台端口或Telnet会话连接并登录到交换机时,所处的命令执行模式就是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只能执行有限的命令,主要用于查看系统信息和执行一些基本的测试命令,如ping和traceroute等。用户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
进入上述模式的命令
1.特权模式:在用户模式下,通过输入“enable”命令可以进入特权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所有的命令,包括查看配置文件、重启交换机等。特权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如果设置了登录密码,系统会提示输入密码。特权模式的常用命令包括debug、show.
2.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通过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可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参数,如主机名、密码等。全局配置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config)#”
3.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通过输入特定的接口配置命令(如interface ethernet0/1)可以进入接口配置模式。该模式用于单独配置交换机的某个接口,如设置IP地址、端口速率等。接口配置模式的提示符为“Switch(config-if)#”
1用户模式
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 而局域网交换机则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 从规模应用上又可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 各厂商划分的尺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来讲,企业级交换机都是机架式,部门级交换机可以是机架式(插槽数较少),也可以是固定配置式,而工作组级交换机为固定配置式(功能较为简单)。
2特权模式
: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可以简写为en),即可进入特权模式。在特权模式下,用户可以查看并修改Cisco设备的配置。
3全局配置模式
我们在配置交换机的时候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交换机命令模式,小编用Cisco思科交换机为例带大 …
Cisco IOS提供了用户EXEC模式和特权EXEC模式两种基本的命令执行级别,同时还提供了全局配置、接口配置、Line配置和vlan数据库配置等多种级别的配置模式,以允许用户对交换机的资源进行配置和管理。
4接口模式
在日常网络配置中,交换机的接口类型主要分为Access与Trunk两种。这两种接口类型在实际场景中有着明确的使用规则与适用场合。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代码示例、FAQ …
用户模式:网络设备的集中连接,级联和堆叠,虚拟化平台
特权模式:查看和修改配置,全局配置,接口配置,系统重启和维护,执行高级命令
全局配置模式:设置设备名称和密码,配置VLAN,配置默认网关,管理IP地址,
其他全局参数设置
接口模式:Access模式,Trunk模式,Hybrid模式
2.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enable
全局配置模式:config terminal
接口模式:interface
1.用户:用户是最基础的模式,用户只能查看系统信息、执行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查看连接状态和基本信息,但不能对交换机进行配置。提示符通常为“>”。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的命令包括ping、traceroute等
2.特权::在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即可进入特权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用户模式下的所有命令,并且可以查看和更改交换机的配置。特权模式的提示符通常为“#”。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执行更高级的操作,如debug、show等命令
3.全局配置: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对交换机进行全局性的配置,如设置IP地址、启用或禁用某些功能等。全局配置模式的提示符通常为“(config)#”
4.接口: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命令即可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对特定的接口(端口)进行配置,如设置端口速度、启用或禁用端口等。接口配置模式的提示符通常为“(config-if)#”
2.进入上述模式的命令是怎样的
a.用户:windoes+R
b.特权:enable
c.全局配置:configure terminal
d.接口:interface
用户EXEC模式 、特权EXEC模式、全局配置模式、接口配置模式
用户EXEC模式:这是交换机的入门级配置模式
特权EXEC模式:在用户EXEC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后,可以进入特权EXEC模式
全局配置模式:在特权模式下,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命令后,可以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接口配置模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命令后,可以进入接口配置模式2.
1.安防监控领域、办公网络环境、智能家居领域、工业控制领域.
2.( 1 )用户模式: Switch> ( 2 )特权模式: Switch>enable Password: Switch# ( 3 )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 ( 4 )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confi...
开机直接进入普通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只能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
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和调试信息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入c terminal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interface-list 即可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1.用户模式:企业网络,数据中心,校园网,工业物联网,智能家居
全局模式:配置管理地址,开启和关闭端口,查看配置信息,配置远程登录
特权模式:配置远程登录,修改配置,安全设置,保存配置
端口模式:主要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服务器、打印机和电话等。Access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帧不包含VLAN标签。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简单、直接连接的设备
2.
、普通用户模式
开机直接进入普通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只能查询交换机的一些基础信息,如版本号(show version) 等,权限最低,只能使用少量的查看行政的命令。如需进入特权模式一般需要密码。。
2、特权用户模式
在普通用户模式下输入enable命令即可进入特权用户模式,在该模式下我们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和调试信息等等,使用更多的查看性质的命令和做一些少量修改的路由器参数命令,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不需要任何密码。
3、全局配置模式
在特权用户模式下输入c terminal命令即可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全局参数的配置,不能使用查看性质的命令,在此模式下做大量的路由配置模式,可用在此基础上接口配置模式,线路配置模式,路由进程模式。
4、接口配置模式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输入interface interface-list 即可进入接口配置模式,在该模式下主要完成接口参数的配置。